2015.04.03
2015年春天,中国以及她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政府在3月中下旬越来越频繁地出台利好,刺激疲弱的经济。看起来,中国经济似乎遇到了更大的困难。与此同时,“亚投行”筹建获得巨大成功:这个由中国牵头的国际组织还没有降生,其影响力就已经超越亚洲,影响力直逼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而在也门,中国军舰高调地把数百侨民安全撤离。
如果你熟悉历史,就会知道中国在“亚投行”上的巨大成功,以及中国军舰在万里之外的撤侨行动,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两个事件都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正在“大国崛起”。
也许这就是当今中国的真实写照:一个世界级的大国正在重生,但与此同时,她也困难重重。
在2015年,中国正在发生五大变化,或者说是五大转折。这些转折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世界的格局。
第一大转折:“从印钞票”的时代,迈向“印股票”的时代
需要说明的是,印钞票、印股票的说法,是我首先使用的,如今这个说法已经被媒体广泛接受。
所谓“从印钞票保增长”,是对过去十多年增长模式的概括。在这一增长模式下,国家通过提高广义货币M2的增速(一般来说,比GDP快5个百分点,个别年份甚至达到GDP增速的数倍),让人民币计价资产产生泡沫,让买房的人产生赚钱效应,没有买房的人感到恐慌。最终快速推进了城镇化进程,通过房地产拉动了数十个产业,带动经济高速增长。
如今,随着绝大多数城市房屋出现过剩,企业负债率远超警戒线,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走到了极限,这种增长模式必须终结。需要激活实业,让资金流入实业。所以,IPO注册制改革横空出世,企业上市门槛将大大降低,再辅以政府职能转换,审批事项减少,对企业减税等等,国家试图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去年年底激活股市,其实就是为了这个大转折做准备。所以,未来股权投资充满了机会,股权、债券、信托等金融资产将替代房地产成为中国最大的资金池。中国人的资产配置,也将发生历史性逆转。但这不意味着股票二级市场的估值将大大提高,因为IPO注册制下股票供应几乎是无限的。大多数股票,将维持在10到20倍市盈率之间。
第二大转折:年轻人从“热衷当官”转向“热衷创业”
2014年之前,中国年轻人最热衷的职业是当公务员,因为那意味着衣食无忧,房车不愁。但随着落实“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反腐败的深入,附加在公务员身上的隐性福利大大降低。不仅想当公务员的年轻人少了,就连公务员队伍都出现了下海创业潮。
而国家又在给创业者提供种种便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改增,以及正在酝酿的降低企业和个人负担的社保缴费比例,IPO注册制改革等等。其结果是:创业者注册企业更容易了,办事需要政府许可的项目减少了,获得VC、PE的支持更容易了,税负在不断减轻。这些,让2015年充满了创业的味道。而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重塑,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去创业,加入“印股票”的队伍,正成为中国年轻人最新、最大的梦想。可以预见,如果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一大批优秀企业将成长起来,脱颖而出。
第三大转折:中国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37年,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4年,中国集中精力做的一件事是“引进来”,甚至不惜给外资超国民待遇。随着人口红利结束,城镇化遭遇瓶颈,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走到极限,中国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外资流入放慢,进出口接近平衡。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资本走出去的冲动,越来越强烈。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国崛起的过程中,都遭遇到产能过剩的问题。二战前,解决的办法是战争,是争夺殖民地、争夺市场。但在如今的国际秩序下,只能通过资本外溢来实现。而“一路一带”、“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亚洲自贸区”、“东亚经济共同体”等等,都是中国为走出去找的“由头”、“抓手”,中国资本在全世界开疆拓土的时代到来。
第四大转折:中国外交从“韬光养晦”,转向“有所作为”
资本走出去了,外交官和军舰也必须走出去,这样中国在海外的利益才有保障。所以,中国外交韬光养晦时代结束了。目前,中国的军舰只进入到印度洋、太平洋,未来还要进入大西洋、北冰洋。
有所作为还体现在国际组织上,“拉群”、建“朋友圈”是一种方式,在旧有朋友圈里提高发言权也是一种方式。比如中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已经上升到第三位,未来应该力争达到第二位。
第五大转折:亚太局势从“轻摩擦”转向“合作”
随着日本对“亚投行”态度的转变,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亚太地区一年多以来“轻摩擦”的局面也许会发生变化。中国在“亚投行”上获得了重大胜利,随着日本乃至美国态度的变化,中国在美日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上的态度,估计也会有所变化。今年9月,中美两国最高领导将会面,到时候也许会有更多合作的新闻传出来。
在刚刚结束的博鳌论坛上,习近平代表中国提出了“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是中国展示亚洲战略的重要文件。中国的亚洲战略,跟美国的重返亚太,肯定会不断有小摩擦,但合作将成为主流。
当然,中国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难题。我认为,以下两大难题最为关键:
第一大难题,如何把权力装入“笼子”
2013年1月,刚刚就任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随后的两年多里,我们看到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强;通过司法制度的改革,省级以下政府完整的权力链条被打破。省级党委政府的权力明显扩张,但也受到中央更多的监督、巡视。
应该说,直到今天,把权力装入笼子的梦想仍然没有实现,仍然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是中国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能否激发社会活力的关键。
第二大难题,如何平衡改革和稳增长
去年以来,有一种说法比较流行:当今经济领域最大的风险,不是经济下滑,而是不让经济下滑。应该说,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日本的2倍,非常庞大。如果仍然要维持中高速增长,就需要不断服用激素,这样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但由于中国经济质量不高,没有7%以上的增速,就难以解决就业问题。这就让中央政府非常为难。也就是说,从短期看,改革和稳增长存在某种冲突。优先照顾哪个方面,的确是个问题,也是门艺术。而今年又偏偏是美元加息之年,全球都面临通缩的风险。
总之,2015年是中国发生巨变的一年,也是遭遇困难、非常需要智慧和定力的一年。(作者:刘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