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信报》月刊
上半年A股热火朝天时,只有少数投资者能远离市場的喧哗,下半年中国经济崩溃论甚嚣尘上时,也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被誉为中国巴菲特的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慨叹,当人人恐惧时,机会反而最多,但能勇敢去把握者往往只是少数。
1992年复星创立时只有3.8万人民币的注册资本,今日复星的目标是保险资产及财富管理规模各达1000亿美元。20多年来中国经济跌宕起伏,淘尽几许英雄,掌舵人郭广昌能带领复星不断壮大,因为他深明贪婪与恐惧的真谛。
近期郭广昌风尘仆仆到世界各地寻找投资机会,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中国经济怎么啦?”在接受《信报》月刊专访时,郭广昌不以为然地表示:“西方世界看中国永远是两个极端,总是命题作文。看不好的时候,将所有不好的因素集中在一起,写一篇中国经济不好的文章。看好中国的时候,又将所有已知的因素再罗列一遍,证明中国经济前景如何美好。”
“我们熟悉国情,现时全世界都忧虑中国经济危机快全面爆发,我们知道其实也没有那么差。”
然而在中国众多负面因素当中,郭广昌却看到更多投资的机会。“A股在5000点是撑不下去的,大家都见到泡沬,如果没有跌够的话,反而很危险。现在3000点,安全系数提高了很多,蓝筹股已到了价值投资的区间,部分A股甚至比H股便宜了。”一直奉行价值投资的郭广昌强调:医药、金融、电力、基建等蓝筹股已经跌到一定的空间,很值得投资了。
那么3000点是底吗?“谁也不能断定3000点是底,5000点是顶,但以常识来判断,3000点已不贵了。更重要的是。3000点值得投资的个股已愈来愈多。”
在A股早前大泻时,郭广昌就曾这样鼓励同事,“你也许贪婪过,也许恐惧过,现在应该勇敢一点。”
被问到外界嘲笑A股恍如赌场,内地投资者是非理性动物,郭广昌激动地反驳说:“全世界都差不多,都是羊群效应主导投资者情绪。你觉得中国香港以至美国的投资者不一窝蜂吗?其实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在暴升暴跌已成为新常态的年代,众人皆醉我独醒需要很大定力,郭广昌笑称,价值投资者永远是寂寞的,这是为什么股神巴菲特总喜欢躲在自己的角落里。“投资靠的是EQ而不是IQ,很大程度上是跟人性斗争。人都会贪婪与恐惧,但关键是要沉得住气,避开羊群。”
复星被形容为中国版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郭广昌谦称,自己永远在向全世界最出色的投资者学习,甚至喜欢向九十后的创业者学习。“他们生活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代表的是未来,你不跟未来的人接触,那你还有未来吗?”
当然学得最多的仍是巴菲特。“复星的长远发展战略——保险加投资的双轮驱动模式,学习自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耐得住寂寞、坚持投资纪律、耐心等待成果,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也很值得学习。”
在西雅图中美企业家圆桌论坛上,郭广昌与巴菲特第二次进行面对面交流
不过,喜欢打太极拳的郭广昌强调要学其神,而非学其形,学习其投资背后的精神、原则以及逻辑,而非“他在投资什么,我们就跟风投资甚么”。“因为我们公司成立的年份不一样,管理层的年纪不一样、身处的环境不一样。”
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跟随美国经济向全球扩展,郭广昌的复星却演绎一个跟随中国经济成长的企业故事。”没有人可以拔根成长,任何人都脱离不了其所生成的环境,他们的根在美国,我们的根在中国,但双方都致力全球化布局。”
与复星不同,巴菲特从不沾手互联网,被指不与时俱进,错失赚大钱机会,郭广昌为巴菲特抱打不平。“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人应该做的事情。他那个时代,报纸、电网、铁路是新网络,这个时代是移动互联网,在下一代眼中移动互联网已不新鲜了。巴菲特选择自己熟悉的去投资,而不去投资自己不懂的IT,有何不妥呢?不能期待他什么都认识啊!他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投资赚钱就可以了。”表面上,复星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方向迥异,但背后投资逻辑其实一样。
复星对于移动互联网情有独钟,在互联网+这一光环下,能沾上边的企业,股价都一飞冲天。郭广昌承认,个别公司的估值确有泡沬,但泡沬里也可以发掘到黄金。“泡沬爆破可能淹死很多人,但其创造的肥沃土壤也能培养出很多大树。正如2000年互联网泡沬破裂,很多股票都跌得一文不值,可是后来很多科技和互联网巨头都是那时候孕育出来的。”
一家互联网巨头最终茁壮成长,背后可能是无数初创企业的破灭,只有少数人能独具慧眼识于微时。郭广昌劝喻:”如果一般的投资者不懂得投资就不要碰,如果不懂又硬要去碰,那是阁下自己的事了。”
巴菲特已经80多岁,郭广昌只有48岁,很多人预测郭广昌可以超越巴菲特,郭广昌却强调自己不会以超越巴菲特作为目标,那是没有意思的。“像巴菲特所说每天踩着舞步去上班,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他跳他的舞,我练我的太极拳,虽然做法不一样,但大家的目的都是快乐地创造价值。”
未来几年是困难的,郭广昌并不盲目乐观。“光担心是没有用的,关键是去行动,做对的事情,这才是应对危机最好的方式。我们永远在为困难及机会做准备。”
读哲学出身的郭广昌以形而上的高度来审视中国的经济前景,他依然看好的最大原因是,精、气、神仍存在。“国企管理者、民营企业家、政府官员以至在中国的外资,这些驾驭中国经济的人,精神仍很饱满。中国经济还处于一个向上的时期,国运还在,不存在经济危机。”
郭广昌拍着旁边一个年轻同事的肩膀比喻说:“你看看这个年轻小伙子,三天三夜不睡觉都不是问题。三四十岁的人,有点伤风感冒,休息几天、多饮水,问题就解决了。如果是八九十岁的人,看上去精神还抖擞,但一有病来,说不定就一命呜呼了。”
郭广昌、马云、马化腾等人在西雅图参加中美企业家圆桌论坛
郭广昌、马云、马化腾等这批四五十岁的中国经济领军人物都曾经历那种物资缺乏、发展机会欠奉的年代,郭广昌出生在浙江一个贫穷农民家庭,当时能吃饱已算万幸,红薯、梅干菜搭配猪油是他心目中的美味佳肴。“企业家灵魂深处是饥饿,表现出来则是积极做事的冲动。”他警告,如果这股神不在了、这口气不在了,麻烦就大了。
会否担心将来交棒给第二代,精、气、神会消失呢?“当然担心,香港也有这问题,有些企业家交得好,有些交得不好。不过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下一代有下一代人的福气。我们这代人努力的目标,不就是希望下一代不那么辛苦吗?”
“未来如何不敢说,只要我们这一代企业家还在,未来10年还不要太担心,中国仍不会步日本失落20年的后尘。”郭广昌补充,到了那时候,即使企业家不再有饥饿感觉了,中国经济也已发展到一个阶段,人民生活已有基本保障,就不必再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了。
外界忧虑中国在投资(生产力过剩)、房地产和信贷领域的三大泡沫将破裂。然而见惯风浪的郭广昌却指出这些病征都不会致命,甚至坏事可变好事,令营商成本大幅下降。
郭广昌说:“中国要快刀斩乱麻,砍掉一部分产能。当年美国、日本不是也经过这个阶段吗?现时粗钢产量8亿吨,砍掉一亿吨,其他企业不是就好过了吗?至于坏账,现时银行盈利仍然强,无非是拨备多一点,没有那么可怕。几大银行重组以前,坏账不是更可怕吗?至于房地产泡沫,现时在三四线城市的供应量的确是大了一些,但毕竟中国人多,需求仍大。只要紧缩一下土地,减少供应,扶持起制造业,经济发展起来,需求自然增加。”
复星集团旗下拥有复星地产,郭广昌对于房地产发展了然于胸,他解释:“房地产虽然有一定泡沫,但要看哪一个地区,整体来说并不严重。一线城市如上海,如果跟纽约、伦敦、香港比较,一点也不算贵啊!”
涨潮时连垃圾也水涨船高,退潮对于实业家反是好事。“以往中国实体经济面临劳动力、土地、资金和资源等生产要素不断上涨的巨大压力,大部分钱都流到地产、股市里面去了。本来今年政府一个很大目标是让资金成本降下来,但因为很多钱都流到股市去了,实体经济反拿不到钱。”
郭广昌曾分析,银行贷款的指标不够、地方政府的土地供给不够,银根、地根都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房地产企业动不动12%或是15%的利率去融资来竞拍土地。在这么高的利率水平下,谁还去搞实业?这种情况已经明显在变化。
其次,中国是大宗商品的最主要进口国和消费国。如果石油能长期待在四五十美元一桶,铜、铝、铁矿等大宗商品都能保持在现在的价格水平,实体经济成本就减了一大块,竞争力也跟着上来了。”
选股票与选项目有些相似之处。复星近年在海外并购连连,看似杂乱无章,但其背后都有伏笔,正如郭广昌所说,复星不会孤立地看一项投资,也不会将其割裂为国内、国外的投资,价钱并非最重要的标准。“选择的顶目当然要符合价值投资的逻辑,但光便宜是不够的。我们不会为一个概念而去作出一项昂贵的投资,也不会因为纯粹便宜而去投资,而是要视乎该项投资能否为复星打造的产业链创造协同效应。”
2015年3月20日,复星集团在上海正式对外宣布其快乐时尚战略,同时宣布已成功收购法国著名度假村品牌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并与英国休闲旅游集团Thomas Cook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选股票与选项目有些相似之处。复星近年在海外并购连连,看似杂乱无章,但其背后都有伏笔,正如郭广昌所说:复星不会孤立地看一项投资,也不会将其割裂为国内、国外的投资,价钱并非最重要的标准。
“选择的项目当然要符合价值投资的逻辑,但光便宜是不够的。我们不会为一个概念而去作出一项昂贵的投资,也不会因为纯粹便宜而去投资,而是要视乎该项投资能否为复星打造的产业链创造协同效应。”
在中期报告中,复星提出未来要在“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价值错配机会”。事实上,复星近年已频频四处寻宝,购买清单包括以色列保险公司PhoenixHoldings、美国劳工险公司MIG、美国特种险公司lronshore、德国私人银行H & A、旅游连锁品牌Club Med、休闲旅游集团Thomas Cook、太阳马戏团、高端婴童品牌Silver Cross……“我们希望做到一个全球覆盖的保险集团,利用保险的资金,运用复星的投资能力来取得更佳回报,至于私人银行则是希望将世界最有钱的人联系起来。另外则是快乐健康板块。最后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将这些全部打穿。”
在郭广昌眼中,投资项目不能孤立地看,国内、海外的投资亦不能简单分割,要做到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很多人问我们,是否因为中国太贵,没有机会,而到海外投资,中国便宜了,就要回归中国。其实,我们近年没有做纯粹的中国投资,也没有做纯粹的海外投资。在中国投资时,想的是如何将这项目推到全世界,到海外投资,想的是如何将它带到中国。复星植根于中国,看问题的眼光却是全世界的。”
现时复星的可投资资产中欧元的比重最大,达到45.2%,其次是美元,人民币仅占10.1%。郭广昌补充说,如果内地遇上合适的便宜项目,也可以在大战略下,因应形势作出战术上的微调。
1992年郭广昌与梁信军等几位复旦大学同学创立复星,回顾20多年来的艰辛与险阻,郭广昌这样说:“刚开始创办公司时,你首先面对的是如何活下去,确保有钱发工资,很长一段时间面对资金不够的问题。当你刚上市时,很长一段时间是人才不够的问题。刚开始全球化时,很可能是人家不认识你。现在则是机会太多,你如何选择的问题。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诱惑。”
面对各地蜂拥而至的投资项目,郭广昌是如何决定的呢?“在每一个领域,我们都有很专业的团队去审视。复星投资时从不跟风,坚持做价值投资,抱持耐性,投资的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