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logo1   logo2   logo3   hksei subscription logo   hi long logo   hksei long logo

马化腾教你如何把粤港澳的“生料”煮成“熟饭”

继市值飙升、任性投资话题之后,最近两天,鹅厂网红马化腾再次成为焦点。

6月20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召开。来自社会各界的政治领袖及行业大佬围绕科技创新、人才流动、区域融合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在以“共建中国的世界级湾区”为主旨的演讲中,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明确表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提出愿意搭建平台,为三地年轻人创造交流互通的机会,努力打破港澳地区和内地数百年来的文化隔阂。

前有险滩,道阻且长。
共建,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概念,而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粤港澳大湾区之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包括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等几个发展成熟的湾区体系。而除了天然的地理优势,这些带动全球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极都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整合创新驱动和城市转型发展历程,在从城市群到湾区经济的升级中,逐渐形成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以及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特殊发展背景,虽然自带体制叠加优势,也同时面临行政区划、人文隔阂等众多现实问题,整个湾区之间的市场还是比较割裂的,在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通的过程中阻碍重重。如马化腾在论坛中所言,不同的“料”之间目前还不熟,还是生的,还得慢慢调。

 

如何打好这“一手好牌”?
今年两会之后,粤港澳大湾区从区域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载体。那么未来它的发展方向会聚焦在哪些领域?在这个问题上,马化腾的答案是科技。他认为,当前科技公司在全球市值排名中占有重大份额,而粤、港、澳三地从区位优势上来看,香港比较发达的是金融和服务业,深圳在高科技产业创新独占鳌头,珠三角地区则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见长,这样的组合完美囊括了一家智能终端企业的各个产业链环节。

再来看当下几大世界级湾区的发展利好,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在消费电子以及PC互联网领域一直是全球的风向标,但是最近十年,尤其最近五、六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其实正在赶超全世界。所以,无论是全球竞争趋势,还是现实条件因素,粤港澳大湾区都需要把发展科技放在重心。

近年来,创新驱动一直是各种政治经济论坛中的高频词汇。在城市群转型升级这件事上自然也不可或缺。基于港澳地区丰富的高校和基础研究平台,马化腾建议“搬大树,引凤凰”,在大湾区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促进科企与高校进行合作,培养“产学研一体”的创新生态,以此来吸引和留住高端科技人才。

 

眼下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粤港澳大湾区逐渐形成生态闭环。马化腾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建立常态的协调机制,将粤港澳湾区打造为科技人才的生态圈。他还在演讲中提出几项具体的推行措施:比如推出“湾区人才计划”加速人才引进;在出入境政策上推行高科技人才绿卡,让高端人才的流动和跨地域的发展更加便捷;个税方面实行补贴等等。

 

粤港澳大湾区出了个“大班长”–马化腾
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这件事上,马化腾一直都很上心。今年两会,马化腾首次递交了“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建议。随后,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便正式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这次大湾区论坛,马化腾更是带头挑起承办方的担子,不同于往常以腾讯为主场,倒像个热心组织集体活动的“大班长”。仔细想想,其实也不难理解。正如他在演讲中所说,腾讯的发展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从1988年在深圳创业扎根,到2004年在香港上市,十几年来,马化腾依托粤港澳的产业链优势,把腾讯从一个低股价的股票,发展成现在的香港龙头股,香港也毋庸置疑地成为腾讯“走出去”的窗口。

城市群的发展,人才流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此次粤港澳论坛上,马化腾还宣布联合大疆、万科等企业启动“粤港澳青年交流计划”,给港澳地区和内地的中学生提供夏令营的机会,也给三地的大学生提供在大湾区企业实习的机会,推动年轻人合作创新,让粤港澳大湾区这锅汤在年轻人之间慢慢“煮熟”。

来源:长江商业评论

005